轉載: 骨今中外
進針點
C2 樞椎椎板上緣水平線下5mm與椎管內側緣外7mm垂直線交點
C3-6側塊背面中上1/4水平線與中外1/4垂直線交點
C7 側塊背面中上1/4水平線與中點垂直線交點稍偏上
角度
C2 矢狀面內傾30度,水平面上傾20度
C3-6 矢狀面內傾40-45度,水平面與終板平行
C7 矢狀面內傾40-45度,水平面與終板平行
螺釘直徑(mm): 3.5皮質骨螺釘
進釘深度(mm):18-20,進釘不超過80%
經驗總結:
進針點: 上關節突外緣垂線與橫突中點水平線的交點
角度:
矢狀面角度:
T1: 25度
T2:20度
T3:15度
T4-T9:10度
T10:5度
T11-T12:0度
水平面角度:與終板平行
螺釘直徑(mm): T1-5: 3.5-4 T6-10: 4-5 T11-12: 5.5-6.5
進釘深度(mm):35-40(椎弓根到椎體前緣40-42,進釘不超過80%)
進針點:
方法一:上關節突外緣垂線與橫突中點水平線交點
方法二 :人字嵴進釘法:以副突嵴和峽部嵴為定位標志
橫突缺如、過大、過小、關節突關節增生、內聚,既往手術中已被咬除,會影響進釘點的定位,人字嵴進釘法,位置恒定,容易顯露及辨認。
角度:
矢狀面角度:
L1-3:5-10度
L4-5:10-15度
水平面角度:
L1-4:與終板平
L5:下傾10度(L5椎體后傾)
螺釘直徑(mm): 6.5
進釘深度(mm):40-45(不超過80%)
進針點: S1關節突外緣的垂線,關節突下緣的水平線交點。
角度:
矢狀面角度: 內傾25度
水平面角度: 頭傾25-30度,瞄向骶骨岬
螺釘直徑(mm): 6.5-7.0
進釘深度(mm):30-35
經驗總結:
1. 易損傷腰骶神經干、髂內靜脈和骶髂關節
2. 除特殊情況,一般不進行S2固定
3. 骶骨骨質少,以軟骨下骨固定強度最高
置釘要點:
確定進釘點后,先咬除進釘點處皮質骨,開口器開口,恒力持穩探路器緩慢進入,在松質骨內應阻力不大且均勻,如有大的阻力,可能遇到骨皮質,應拔出探路器,將咬除的棘突剔凈、修剪成骨條后填入釘道,再次用探路器,則易控制方向,避免滑入原釘道。進釘前一定要用探針探測釘道四壁有明顯骨性感,證實釘道在椎弓根內,方可緩慢擰入螺釘。